共享單車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fā)明”,最后一公里出行在全球都是剛需,而中國掀起的這股共享浪潮,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激起不少創(chuàng)業(yè)火花。
共享單車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fā)明”,最后一公里出行在全球都是剛需,而中國掀起的這股共享浪潮,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激起不少創(chuàng)業(yè)火花。2017年,美國同行們也開始用不受停車樁限制的無樁共享交通工具解決他們的“最后一公里”,不僅推出了共享單車,甚至還有共享滑板車。
《IT時報》記者在對美國共享出行的創(chuàng)業(yè)者采訪之后發(fā)現(xiàn),既要學習中國模式的便捷,又要避免復刻相同的歷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共享經(jīng)濟對國民素質的考驗,全球共此涼熱。
共享滑板車布局更多
在共享交通上,美國的產(chǎn)品形態(tài)更加多元化。以資格較老的Lime和Spin為例,旗下提供了無樁的共享單車和共享滑板車等交通工具,步其后塵的Bird和Goat則一心專注于電動滑板車的布局。
盡管美國的無樁共享交通體系是個才醞釀了一年多的“新生兒”,但“局內人”在公開場合下也毫不避諱彼此間的火藥味。本周,Bird客服便不客氣地在推特上發(fā)文稱:“如果你有200磅(約90公斤)那么重,那就不要騎我們的滑板車了,還是去租個Lime吧,再做點運動。”
隨處亂停和“缺胳膊斷腿”的現(xiàn)象在這幾年間早成了中國共享單車領域的“頑疾”,而諸如此類的不道德行為在美國也是“通病”,甚至由于地廣人稀的地理環(huán)境,相同的問題可能被放大數(shù)倍。
網(wǎng)友Jeff就遭遇過“尋車數(shù)里”又“無疾而終”的苦惱。根據(jù)Lime客戶端上顯示的定位,Jeff和朋友徒步了約2英里(約3公里)的路程才來到GPS所指示的位置,然而即便如此,他們依然無車可騎,因為滑板車被關在一戶人家的車庫里。“我們啟動了聲音鍵,可以聽到響鈴從車庫里傳出來。Lime,你現(xiàn)在得親自給我們送車來。”
惡意競爭也可能出現(xiàn)。生活在天使之城洛杉磯的Caity正在猜測Lime與Bird的滑板車大戰(zhàn)是否已到了風雨欲來的時刻:“有些滑板車的條形碼被扯掉,輪子也被鏈條鎖住。”參與討論的網(wǎng)友表示:“他們還試圖把車埋起來,任誰也騎不到。”但其中也有較為理智的聲音認為,如果猜測屬實,那至少應該保證市民的安全不受影響。
不會盲目增加投放
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品牌Bird還未滿周歲,目前在當?shù)?2座城市有所布局。類似于中國的共享單車,共享滑板車針對的也是車站至目的地之間的“最后一公里”,對于城鎮(zhèn)之間的短途旅行同樣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Bird相關負責人Rebecca Hahn告訴《IT時報》記者,40%的汽車行程都在兩英里以下,完全可以由滑板車取代,Bird的最快時速可達每小時15英里,同時15英里也是滑板車充電一次能夠行駛的最長距離。自2017年9月成立以來,Bird的騎行數(shù)已累計超過100萬次。
“滑板車僅供白天騎行,日落時車輛會開始被回收,繼而進行存儲、充電以及必要的修繕。這樣既能保證騎行者的安全和滑板車的質量,也能阻止人行道上的亂停放現(xiàn)象。”早晨7點以前,滑板車將再度被安置在“巢穴”中,即方便人們取用的地方,“通常每個巢穴內會放置3輛滑板車。”
為了防止中國因過度投放而導致大量共享單車遭到遺棄和破壞的現(xiàn)象在美國市場上再現(xiàn),Bird簽署了《SOS(Save Our Sidewalks,拯救人行道)承諾書》,借此與市政府緊密合作,每天為一輛車貢獻1美元,從而鼓勵政府修建更多可供滑板車騎行的自行車專用道,也為停放所需的自行車架作好維護。Rebecca表示,除非一輛滑板車的日使用率超過3次,否則Bird不會增加投放量,并且車輛的騎行數(shù)據(jù)他們也會和政府共享。
和共享單車相比,共享滑板車光從價格上就拉高了“門檻”。當共享單車騎行30分鐘才耗費1美元(約等于6.8元人民幣)時,包括Bird和Goat在內的共享滑板車僅解鎖就需要1美元,騎行時按15美分/分鐘另行收費,這意味著騎行10分鐘一共需花費2.5美元。不過Bird表示可為有需求的用戶提供免費頭盔。
今年5月才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起家的Goat在當?shù)赝斗帕?00輛滑板車作為試點后,將來準備以每次20輛的規(guī)模增加投入,并往更多城市拓展業(yè)務。
共享單車要市政買單
相較之下,中國共享單車品牌的出海顯得舉步維艱。上個月,曾有媒體報道,ofo已關停了美國大部分城市的業(yè)務,預計裁員人數(shù)將達到70%,僅保留西雅圖、圣地亞哥和紐約等大城市的業(yè)務。然而7月30日,西雅圖單車博客(Seattle Bike Blog)創(chuàng)始人Tom Fucoloro在官網(wǎng)上表示,ofo已確認即將退出西雅圖。值得注意的是,西雅圖是去年8月ofo進軍美國市場的第一座城市。
此前,西雅圖在共享單車項目上已經(jīng)有過“馬失前蹄”的經(jīng)驗,即由當?shù)卣顿Y的有樁共享單車項目Pronto,可惜在2017年上半年便“慘淡收場”。對于這“打水漂”的三年,當?shù)孛襟w《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曾分析,西雅圖起伏的城市地形、多雨的天氣、強制騎行時佩戴頭盔的法律以及市區(qū)交通規(guī)劃不足、缺少自行車騎行專用道等等都可被視作導致該項目失敗的原因。
隨后,西雅圖政府不再“自掏腰包”,而是鼓勵無樁共享單車企業(yè)在西雅圖落地,ofo與美國當?shù)剀嚻驦ime和Spin都在其中分到了一杯羹。Tom在西雅圖單車博客上指出,由于西雅圖市議會決定在行政、自行車道和停車場所上增加100萬美元的投入,而這筆費用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調高對共享單車企業(yè)的要價,像ofo這樣收費更加低廉(1美元/60分鐘)的腳踏車難以承受,于是選擇退出。
? 2017 Coolsite360-上海意派 All Rights Reserved.